买挤塑板别踩3个坑!源头工厂教你当场辨好坏,不花冤枉钱
2025-10-15 来自: 甘肃华奥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7
不少客户买挤塑板,要么买到“回收料翻新板”,要么被“厚度虚标、级别造假”坑,后期保温差还返工。其实记住这3个技巧,不用专业工具,当场就能辨好坏,避免吃亏。
别贪低价!回收料板一眼识破,用1年就裂
很多中间商卖的“低价板”,是用回收塑料做的,表面看和新料板差不多,用1年就脆裂、掉渣。教你2个方法辨新料/回收料:
看颜色:新料板是纯白色(或淡淡米白色),颜色均匀;回收料板发黄、发暗,还有黑点(杂质);
烧一烧(安全环境下):新料板燃烧时烟少,味道是淡淡的塑料味;回收料板烟大,有刺鼻的焦臭味(像烧旧塑料),还会滴黑渣。
我们源头工厂的新料板,能用15年以上,回收料板最多用2-3年,算下来反而更贵。
别信“口头级别”!B1级vs B2级,当场测燃烧就知
商家常把B2级(易燃)当B1级(难燃)卖,消防验收时直接返工,损失几万块。教你当场测燃烧:
拿打火机点板的一角,离开火源后:
B1级:3秒内熄灭,板上只留小黑斑,不滴熔渣;
B2级:继续燃烧,还会滴熔渣(熔渣能点燃纸巾),不能用在外墙、屋顶。
再让商家给“B1级检测报告”,报告上要有“燃烧性能等级:B1(GB 8624-2012)”,没有的别买。
别被“厚度虚标”坑!带把卡尺,误差超2mm就退货
商家标称50mm,实际可能只有45mm;标称30mm,实际27mm,厚度不够,保温效果差30%。买的时候一定要带“数显卡尺”(网上几十块一把),测3个点:
测板的中间、左上角、右下角,3个点的厚度差要≤2mm,比如标称50mm,实际要在48-52mm之间;
要是“带表皮的板”,别只测芯材,表皮也算厚度(比如表皮1mm,芯材49mm,总厚50mm才合格)。
之前有个工程方买了1000㎡“50mm板”,实测只有44mm,保温效果不达标,换货又耽误工期——测厚度虽麻烦,却能避免大损失。